第191章 西域传说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我继续给卡吉娜讲述

那烂陀寺悠久的历史来源:

“我们中印两国,同为四大文明古国,但是我们中国,出现文字时间,要比你们印度早的多。

所以玄奘法师的《大唐西域记》记述的时候,你们印度佛经有很多版本。

当时,玄奘法师抵达释迦牟尼的家乡之后,发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。

就是当时佛祖的家乡,已经不怎么信佛了。

所谓正经版本的经文,更是难以找到。

没有办法,玄奘法师开始游历你们整个印度,去学习和搜集经文。

后来来到了那烂陀寺,在那里学习了好几年。

毕业之后,他又开始在整个印度游历。

求学的过程异常艰辛,但是成果显着。

经过十几年的苦修,玄奘法师已经在整个印度境内,成为了极为有名的佛学大师。

所以你们印度高僧,给到了他一个‘三藏法师’的称号。”

卡吉娜听完说道:“这个称呼我知道,你们中国名着《西游记》里面不是有玄奘法师,叫‘唐三藏’吗?”

我说“正是”

“根据玄奘法师的《大唐西域记》记载:

那烂陀寺,是位于你们印度比哈尔邦的佛教寺庙。

那烂陀,(梵语:Na^landa^)。又作那兰陀寺、阿兰陀寺,意译为施无厌寺,全称那烂陀僧伽蓝(梵语:Na^landa^ -sam!gha^ra^ma)。

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,其地即今拉查基尔(Rajgir)北方约十一公里处之巴达加欧(Baragaon)。

五世纪初,笈多王朝之帝戒日王(梵语:S/akra^ditya)为北印度曷罗社盘社比丘(梵语:Ra^javam!s/a)建立本寺。

历代屡加扩建,遂成为古印度规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学府。

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九,详载那烂陀寺建寺之由来及沿革,谓其地原为庵摩罗园。

佛陀曾于此说法三月,彼入灭后未久,帝日王即于此处创建伽蓝。

寺名之由来有二说,一说伽蓝之南庵摩罗林有池,池中有龙,名那烂陀,故取为寺名。

一说如来往昔修菩萨行时,为大国王,建都此地,乐好布施,德号施无厌,故伽蓝亦以名之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少年的心在无人处被捂热 祗缘 暗里惹火 华夏文明:古今奇谭 这个女知青怎么是男的 十八线,但是鬼,未来可期 太极少女 进入门里嗑糖,门神靠边站 和双标姐姐的恋爱日常 读我心后,爹爹带全家当倒插门 重生后,素未谋面的五皇子偷亲我 我不当杀手好多年 重生之我其实根本没重生 罗兰花语 七零:娇娇军医被宠翻了 兔死狗烹,这皇后我不当了 死穷鬼在星际开创修仙宗门 村滥 魂穿七零闯香江 女穿男之有金手指逃荒也不怕